本报深圳3月27日电(记者易运文)“借鸡生蛋”,是缺乏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圳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一条运作得十分成功的经验。从深圳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深圳市90%以上的市属大中型企业都与国内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院所的近300项成果来深圳“孵化”。“产、学、研”联合,三方优势互补的道路,在深圳越走越宽广。
在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架桥铺路的中介人,是深圳市科技局、经发局、教育局等部门。近年来,深圳先后出台7项优惠政策,从资金、减免税收等各方鼓励“产、学、研”三方联合。1998年初,深圳又成立了“产、学、研”联合工程协调办公室,制订了“深圳市产学研联合工程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推动了全市“产、学、研”联合工作的发展。
清华大学在深圳设立的研究院,在与深圳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尤为引人注目。该院成立一年多来,逐步建成了企业、项目、专家等基础数据库。深圳的企业也纷纷主动与该院接洽,愿意出资将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引到企业进行中试或批量生产。到目前为止,共有14家企业洽谈成功。这些项目进展都很顺利,有的已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产、学、研”联合已在深圳市工业企业中蔚然成风。合作内容包括技术攻关、合作开发、共建开发机构、人才培训、组建股份制经济实体等。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50所高校、院所的近300项科研成果在深圳得到和正在实现产业化。
清华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杨君游对记者说:“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互补作用。清华大学具有很强的科研力量和丰富的科研成果。但这些成果离产品尤其是商品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深圳的企业有资金,企业家的观念比较先进,对科研成果的作用认识深刻,这是双方能够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
据了解,深圳市已确定了10家企业、60个项目作为深圳市“产、学、研”联合工程的示范联系点和示范项目,并将由有关部门进行重点扶持和跟踪服务。“产、学、研联合金桥奖”也正在由有关部门酝酿设立。